山西国科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探测器及激光器部分芯片、器件工艺作业现场(资料图片)。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重点项目是山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当前,我省金融监管部门牵头搭台破解小微企业难题、政策性银行聚焦重点项目攻坚、商业银行补位普惠民生,各主体立足职能推出务实举措,形成协同服务格局,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监管部门牵头: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我省金融监管部门立足区域实际,以机制创新和精准服务,推动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大同云州区某淡水鱼养殖合作社因缺乏传统抵押物,扩大养殖规模时面临200万元资金缺口。大同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当地银行创新推出“淡水鱼养殖活体抵押贷”,联合水产部门对10万尾成鱼评估定价,仅用7天便完成贷款发放,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因缺乏传统抵押物导致的融资难题。

    截至今年8月末,大同金融监管分局通过融资协调机制,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授信490.28亿元,发放贷款321.07亿元,小微企业累放贷款年化利率降至4.17%,推荐清单企业授信获得率达98.35%。

    朔州金融监管分局则以“五篇大文章”为抓手,推出多项便民惠企举措。朔州某装备制造小微企业急需300万元资金采购原材料,通过该局搭建的“助企融资码上办”平台扫码提交融资需求后,当地银行次日就上门对接,3天内完成200万元信用贷款审批发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截至目前,已有30余家企业通过该平台咨询登记。

    朔州金融监管分局还同步推出涵盖22家银行、108款信贷产品的电子手册,并附成功案例和联系方式,方便企业精准对接。此外,该局积极督促银行机构将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授信尽职免责嵌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累计发放37.49亿元,惠及企业1818户。同时,联合多部门召开多场政银企对接会,累计达成融资意向32.5亿元。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49.24亿元,较年初增长10.23%,切实减轻了企业融资负担。

    政策性银行攻坚:

    聚焦重点领域,保障重大项目推进

    作为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立足职能,聚焦省级重点工程、乡村振兴领域,以精准信贷投放保障项目落地,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雄忻高速铁路是连接我省与京津冀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针对该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为其提供专项贷款。预计2027年,当第一列350公里时速的高铁从太行山隧道呼啸而出的时候,山西到北京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

    截至目前,在省政府直接调度的10个重大项目中,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已为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山西晋北新能源基地、晶科一体化大基地、太原新昇集成电路、雄忻高速铁路等项目提供资金投放,覆盖交通枢纽、水利工程、新能源、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这些项目是山西优化基础设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我们优先保障资金需求,就是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强基础、补短板、增动能’。”该行副行长田金延表示。

    据了解,2022年至2024年,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持续为省级重点工程“输血”,累计授信超2000亿元、发放贷款超1000亿元,以政策性金融力量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筑牢资金压舱石。

    9月24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审批6亿元贷款支持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并实现该项目首笔贷款投放落地,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持国家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中迈出了坚实步伐,进一步擦亮“水利银行”“绿色银行”品牌形象。

    “十四五”以来,该行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事业发展,累计投放贷款超1800亿元。截至今年8月底,贷款余额1782亿元,较“十四五”初期增长775亿元,为我省“三农”发展、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为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与制造业升级,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为山西建投国际承建的中非输变电线路项目发放8亿元贷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150公里输电线路架设,当地居民用电稳定性从每天6小时提升至22小时,周边新增小型加工厂20余家,500余人实现就业,每年为当地节省用电成本约5000万元。该行还向我省某高新技术企业提供1.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其研发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目前,该材料能量密度提升10%,已供应国内头部车企,企业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商业银行补位:

    深耕普惠金融,助力民生改善与内需增长

    普惠金融如涓涓活水,穿田野、入车间,既牵系着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也连接着乡村振兴的民生烟火。

    怀仁市是北方重要的肉羊养殖基地,当地羊产业从散养走向全产业链发展,成为农户增收、县域经济发展的“黄金产业”。华夏银行朔州分行的工作人员以朔州羊产业为锚点,历时两个月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基地与加工车间,摸清肉羊全产业链资金需求。针对山西朔美羊肉业、金沙滩羔羊肉业等企业,该行运用“专精特新”信用贷定制“融资+结算+服务”方案,投放1000万元信贷,为企业及上下游36户农户开立结算账户。

    资金助力企业升级包装与溯源系统、拓展线上渠道,推动“朔州羊肉”成为省级知名农产品,2025年上半年,相关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0%。截至2025年9月末,华夏银行太原分行服务普惠型小微企业452户、投放贷款12.78亿元,普惠规模增幅21.36%,位居同业前三。

    山西国科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中科院半导体所孵化的高科技企业,属国家级高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专注III-V族锑化物红外探测器与半导体激光器研发生产,在手订单达5亿元。目前,该公司正在推进晋城二期产能建设,建成后预计产能将提升10倍。“企业的发展除了技术人才之外,资金是重要因素,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匹配研发和产能扩张的金融支持。”山西国科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合伙人、副总经理雷宇在采访中直言。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聚焦科技型企业发展痛点为精准对接需求,组建副行长带队的团队上门服务,不仅为企业提供1000万元纯信用普惠贷款,用于研发投入与生产设备采购,还主动为其推荐合作伙伴基金与股权投资资源,形成“信贷+资源对接”一揽子服务。“中行这1000万元纯信用贷,不用固定资产抵押,解了公司研发和设备采购的燃眉之急,而且还帮助链接股权投资资源,对我们冲击科创板、实现山西科创‘破零’目标至关重要。”雷宇说。

    当前,我省金融系统已形成“监管牵头、政策性银行攻坚、商业银行补位”的协同模式。下一步,将深化举措,聚焦小微企业、特色产业、民生领域,为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