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省地勘局、万家寨水控集团、省气象局等省直机关及省属企业,相继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各自职能定位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为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与“十五五”良好开局凝聚力量。

    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强调,要按照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进一步坚定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决心,举非常之力、施非常之策,任务化、清单化抓好落实。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切实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要坚定不移推进“特”“优”农业发展,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在引育龙头企业、做强精深加工、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服务体系、促进联农带农上下功夫,着力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农业防灾减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增收、巩固衔接、“十五五”规划编制等重点任务,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强调,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要充分发挥好资源的基础性、保障性和引领性作用,把资源要素保障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推动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要谋实工作举措,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特别是要在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政治责任、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非煤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高效利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重要方面主动服务、积极履职,为全省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作出自然资源贡献。

    省水利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指出,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转型发展作了深入分析、系统部署,为做好全省水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水利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省委决策部署,苦干实干加油干,推动全会精神在水利系统落地见效。要着力做好八方面工作,毫不放松抓好当前防汛工作,从严落实“四水四定”,加快构建安全韧性现代水网体系,持续复苏河湖生态,深度节水控水,推进农村水利建设,深化水利改革,强化作风建设。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努力完成全年水利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要锚定目标,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善作善成,提高“十五五”水利“1+N”规划体系的编制质量,更加注重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前瞻性,确保“十五五”良好开局。

    省林草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强调,要将学习贯彻好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全面对标全会和《决定》对林草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重点围绕筑牢黄河中游和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严格落实“以水定绿”要求,高标准完成年度260万亩营造林、100万亩森林抚育、70万亩种草改良任务,切实提高绿化造林质效;锚定提质兴业利民目标,狠抓资源保护要务,加力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等林草产业;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依法依规全力做好林草要素保障各项工作,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省地勘局召开党组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政治责任,做好省属煤炭企业煤矿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勘查,助力我省能源保供和能源转型。力争在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储上产上取得新突破,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实施好承担的“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支撑我省抓好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积极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和采煤沉陷区、尾矿库治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助力矿业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度责任感做好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服务,高标准建设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西特勘队,着力打造适应新时代地勘工作要求的地勘队伍。

    万家寨水控集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治水兴水市场主体作用,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聚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始终扛牢水安全保障政治责任,统筹抓好城镇供水、工业供水、农业灌溉、生态补水等工作,全力推动省级骨干水网与县域配套水网贯通达效,做深做实古贤山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进一步筑牢我省水安全屏障。始终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持续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切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之于行,以务实作风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

    省气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要把学习全会精神同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天气形势和灾害风险防控进行研判,完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全链条机制,开展“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会商,与政府、应急及防汛有关单位实现预警信息秒级共享,推动监测预警、风险管控、转移救援全链条闭环管理,完善灾害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李全宏 王秀娟 张丽媛 高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