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革为动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保障基本、多元供给,以改革力度换民生温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持续夯实人民幸福之基。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
    社会保障托底群众生活安康

    太原市万柏林区下元村村民王大娘做股骨头置换手术,住院花费3.4万余元,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双重保障直接报销后,个人花费不到1万元;晋中某高校张老师住院生孩子,产后又手术,共花费4.8万余元,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合计报销3.2万余元……

    社会保障连着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后顾无忧,幸福生活才更有底气。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作出顶层设计,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我省持续深化改革,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扩面,积极发展养老、托幼、助残等福利事业,让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相应制度保障。

    医疗保障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持续健全,恶性肿瘤等46种疾病纳入门诊慢特病报销,门诊统筹政策从居民医保拓展到职工医保……从新生儿呱呱落地即可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到低保户等困难群众由政府资助参保,医疗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托底安康。

    为将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险保障体系,我省深入推进参保扩面,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统筹层次不断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惠民,补短板、兜底线,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保障越来越多,待遇越来越好。全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多年上调,我省全国第二家纳入全国养老保险统筹信息系统,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2023年17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动态调整,惠及各类保险参保群众,让城乡低保、困难残疾人、特困人员、孤儿等群体受益……一个个稳步增长的数字,成为“民生为本”的生动诠释,更为广大三晋百姓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投入只增不减,2023年,我省近八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增长7.2%,真金白银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系统集成协同改革
    公共服务阳光普照城市乡村

    小份多样、荤素搭配、价格实惠,在家门口社区食堂吃饭,太原市杏花岭区涧河街道耐火西巷社区的老人们省力又省心。烩菜、凉菜、油糕、西瓜,广灵县梁庄镇吕家洼村助老餐厅(爱心食堂)里,老人们用餐安心开心。

    公共服务关系民生,连接民心。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省委、省政府以民为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务实改革举措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进民生福祉。

    如今,“一老一幼”普惠补贴开始覆盖城乡,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领取高龄补贴,执行政府指导价的普惠托育机构可享受补助;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密集举办专场招聘会,公共就业服务全面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我省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位居全国前列。我省连年滚动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从最初一年6件一直增加到今年15件,持续夯实民生幸福之基。

    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给人民群众享受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是当前改革推进的重点。

    2023年底,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等10部门印发《山西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更新服务标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新标准纲举目张,涉及22大类、82小项,成为新时期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的“任务清单”。我省各地开展基本公共服务达标行动,对照标准、强基补短。

    新时期改善和保障民生不再单靠某个部门“独奏”,改革指向部门协同“合奏”、地域“联奏”,系统集成推动各方同向发力。不久前省民政厅等15部门出台实施方案,明确4方面16项任务及方法路径,切实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合力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帮扶。

    最近,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受到群众点赞。为新生儿办出生证、接种证、户口本、医保登记、社保卡等事项涉及多个部门,联办服务与传统模式相比,材料从10份减到3份,办理时间由20个工作日左右减到最多4个工作日。如今,我省27项企业或个人重点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将为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公共服务。

    敢作善为落实改革
    创新管理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改革为了人民,只有敢作善为、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改革,才能更好更快造福人民。

    以改革力度换取民生温度——以前往返办,现在跨省办,我省医保报销、社保经办、户籍办理等事项异地办理更加便捷。养老保险资格线上认证,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范围不断扩大,从跨市到跨省,从住院到门诊,从基本医保到大病保险全部实现“一单式”直接结算。12个统筹区住院异地就医结算全部开展线上自助备案,2023年跨省直接结算率87%,位列全国第五位。

    以改革破解民生难题——医保集采惠民生,心脏冠脉支架降价、单颗种植牙告别万元时代……我省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耗材集采。截至目前,我省落地执行的药品1020种,居全国第一位,高值医用耗材38种,居全国前列。平均降价50%以上,减轻了群众负担。

    以制度创新维护民生权益——我省制度创新、铁腕施治,用情用力守护农民工血汗钱,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山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持续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我省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省民政厅推动社会救助由“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型升级。发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作用,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找准救助对象,将信息推送医疗、教育、应急、人社等专项社会救助部门,及时给予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或其他救助帮扶,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民生领域改革试点先行、创造经验,山西一直在路上。晋中曾是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合并实施国家试点城市,2019年,山西全面实现“两险合并”实施。我省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山西”建设。晋城市和临汾市作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级和省级试点城市,正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今年,就业社保服务就近办将覆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高效便捷服务城乡群众。今年,我省列入黄河流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承担相关改革创新任务。

    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民生领域每一项改革都彰显出省委、省政府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的决心、力度和成效。改革只争朝夕、政策落到实处,必将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