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山西省生物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建基地、培集群、育龙头、强支撑为着力点,推动生物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力争打造国家生物经济先导区和全国重要的生物经济研发制造基地。

《规划》明确了重点发展领域,结合我省生物经济发展基础和优势资源,重点推进生物材料、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探索生物制造与传统优势产业高效耦合发展。做大做强生物材料和生物农业两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生物能源和生物医药两大潜力产业,着力夯实生物资源和生物安全两大支撑基础,形成具有山西省特色的“2+2+2”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在空间布局上,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集聚集约、协同推进原则,重点发展太原生物经济引领极,打造两条生物农业特色产业带,构建大同、运城、长治三个生物医药集聚区,促进生物能源多点示范,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协调互补、融合发展的生物经济“一极两带三区”总体空间格局。

打造太原生物经济引领极,以太原市为全省生物经济发展核心,重点布局生物基尼龙等生物材料、生物法制乙醇及下游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培育两条生物农业特色产业带,依托吕梁市、晋中市、晋城市、临汾市等地,重点布局发展杂粮、中药材以及特色经济作物;依托朔州市、忻州市、阳泉市等地,重点布局发展杂粮产业、饲草种植、生物育种产业;构建三个生物医药集聚区,在大同重点布局发展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全省创新药物重要研发基地、仿制药主要加工基地;在运城重点布局发展特色中药生产基地和晋南新特药基地;在长治重点布局发展现代中药等产业。

《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生物经济发展的制度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生物技术取得较大进展,生物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生物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力争打造国家生物经济先导区;到2030年,生物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生物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到2035年,生物经济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产业链条完善、技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突出的生物经济强省。(王龙飞 王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