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子璇) 近日,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发布了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指数,吕梁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551.49,位居全省第一。

氢能产业指数是评价和衡量区域氢能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量化工具,其核心构成包括氢能资源、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政策力度、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五项分项指数,及基于五项指数综合评价形成的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其中,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可全面反映各地氢能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水平与潜力,为下一阶段区域产业规划布局提供精准的数据罗盘。

作为山西氢能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我市近年来将氢能产业作为推进转型发展、深化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依托资源优势构建成本竞争力。全市现有2.1亿吨煤炭、3800万吨焦化、35亿立方非常规天然气产能,可支撑工业副产制氢、煤气化制氢、天然气制氢、电解水制氢多路径发展。其中,工业副产焦炉煤气年产能达80亿立方米,可产氢气超40万吨,高纯氢每公斤成本仅8元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资源优势已转化为产业优势。目前,全市现有省级氢能重点产业链链上企业14户,形成制氢产能13.5万吨(全省第一);建成加氢站14座(占全省总量一半);建成年产6000辆氢能商用车组装生产线,投运氢燃料电池汽车700余辆(全省最多),“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在应用场景拓展上,我市聚焦长途重卡商业化运营,利用全市6.9万辆重卡、3300辆大中型客车的绿色替代需求,推动氢燃料汽车在重卡货运、城市公交、特种车辆等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已开通吕梁至天津760公里、吕梁至河北黄骅港880公里两条氢能重卡零碳运输线路,部分重卡单车年行驶里程超10万公里,在国内率先成功打造纯商业化氢能重卡长途运营场景。

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市政府每年设立不低于 1亿元的氢能产业专项资金,今年围绕氢能产业重点工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及综合能源站发展等内容连续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专项规划。同时,积极和高校专家团队对接,推动国内外一流企业落地吕梁。今年3月12日,我市成功加入广东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成为山西省唯一入选国家示范城市群的城市,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升级。

“吕梁氢能产业已经从‘开局起步’驶入了‘换挡提速’的快车道,我们将抢抓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重大机遇,坚定有序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构建氢能产业商业化运行场景和生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