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主城区至新区快速路,不仅是完善城市“一环四射”快速通道体系的关键工程,更是串联新老城区、衔接火车站与机场的交通“大动脉”。这条全长3741米的道路,建成后将大幅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为吕梁“一市四区”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期,中铁二局项目部的建设者们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开足马力,向着年底完成建设任务的目标全力冲刺。

走进项目主线高架桥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的热闹景象扑面而来:数十台大型机械有序作业,数百名工人分散在各个作业面,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架设预制构件,每一道工序都紧张而有序。“夏季多雨耽误了不少工期,现在必须把时间抢回来!”项目部工作人员说。为了追赶进度,他们创新实行“白加黑”两班倒作业模式,白天抢抓晴好天气推进露天施工,夜晚则集中力量开展桥梁上部结构加工,确保工地24小时“不打烊”,进度一天一更新。

“从国庆到年底,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是决定全年任务能否完成的‘冲刺期’,容不得半点松懈。”中铁二局吕梁快速路项目负责人兰应勇语气坚定。面对紧张的工期,项目部早已拿出“硬办法”:重新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0%的人员与设备投入;推行“挂图作战、每日调度”机制,把总目标拆解为“周任务”“日清单”,每天现场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材料供应、工序衔接等问题,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即便在国庆假期,工地上也没有丝毫“松弛感”。项目副经理张光进介绍,目前项目下部结构已全部完工,正集中攻坚主线高架桥及匝道上部结构施工。“我们现在投入了40台套挖掘机、汽车吊等大型设备,每天有600多名工人同时作业,现浇梁施工与预制构件架设同步推进,就是要最大限度提高效率。”

全线最复杂的桥梁施工点,是对建设者们的“硬考验”。“这里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加上工期紧,确实是块‘硬骨头’。”桥梁施工班组组长陈丹平说,但他脸上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不过我们是‘央企铁军’,最不怕的就是啃硬骨头!”为了攻克难关,班组里的工人们主动放弃休假,不少人连续一个多月没回过家,经常挑灯夜战到凌晨。

“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没人叫苦,没人喊累,就想把这条路建成精品路、标杆路,给吕梁老百姓交一份满意答卷。”陈丹平的话,说出了所有建设者的心声。

抢工期的同时,质量与安全始终是“底线”。兰应勇说:“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技术员、质检员双重检查,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安全管控措施,绝不让‘进度’牺牲‘质量’,也不让‘忙碌’忽视‘安全’。”截至采访结束前,项目路基土方开挖完成98%,18座桥梁桩基全部完工,其他桥梁上下部结构及路面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为年底贯通这条快速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条快速路,连接的是新老城区的空间距离,承载的是吕梁发展的未来与老百姓对便捷出行的期盼。如今,建设者们的汗水正浇灌着这条“发展之路”“民心之路”,我们有理由期待,当这条快速路顺利贯通时,吕梁新老城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群众出行将更加顺畅,这座城市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