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 1980年进行牧坡普查时,境内各种牧草地共有11.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59%。其中,300亩以上的牧坡7块,共计3.3万亩。按全国十八类草地标准,可分为山地草原类和灌木草地类。 

山地草原类牧坡 一般分布在山地阳坡、墚峁及坡度较大的石质坡地,由温生及冷生的旱生禾本科和旱生蒿类组成山地植被。主要牧草为山地干草原类蒿十胡枝子组。面积29 418.7亩,占300亩以上牧坡面积的88.35%。主要分布在东窳、刘家山、成家庄、张家圪台、苇园沟、留誉等乡镇境内。亩均产青草量200公斤。 

灌木草地类牧坡 属山地灌丛亚类,覆盖度一般在50%以上。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部的李家湾、东坻、成家庄、刘家山等乡镇境内的土石山区,属禾本科草类与温生灌木杂生或间生的山地灌丛亚类胡枝子组。面积3 878.8亩,占300亩以上牧坡面积的l 1.65%,亩均产青草量220公斤。 

全县天然草牧坡年载畜量为3 680个羊单位。  

70年代时曾一度毁草种粮,牧坡牧草急剧减少。1990年县土地局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查实,除草田轮作的牧草地和林草间生的灌木草地类牧坡外,全县仅有以生长草本作物为主、专用于畜牧业的土地l 920.4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1%。年亩产牧草2 000公斤,共可产牧草384万公斤,仅能供l 536.2只羊饲用。 

此外,尚有占全县土地总面积2.75%的荒草地5.3万亩可供牧放。 

草种 

全县草种共有180余种。莎草科有苔草、大莎草等;禾本科有针茅、野古草、黄贝草、白羊草等;豆科有山野豌豆、胡枝子、歪头菜、草木樨等;杂草科种类繁多,主要有艾、山马兰、铁杆蒿、米蒿、车前子等。 

林 木 

1990年,县境内有林地面积共35.25万亩,天然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0.28%,其余99.72%的有林地,大部分为近年来营造的人工林。 

天然林树种以侧柏、白皮松为主,为多代天然更新的次生林。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部国营林场龙王塔和元昌山一带的九沟十八洼。分布区内土层瘠薄,岩石裸露,更新较难。树木平均胸径6-10厘米,高3米左右,树形多为塔状。1990年,全县天然次生林仅有0.1万亩。1985年,全县灌木林地仅2776.6亩。其中国营林场内分布2547.8亩。1989年,全县灌木林发展到0.75万亩。1990年增加到1万亩。 

中药材   

据1986年普查,县内计有药材242种,其中野生和家种植物类药材共181种,动物类材55种,矿物类尊材6种,分布于全县各乡镇,蕴藏量l 810吨。野生植物类材中以狼毒、败酱草、五加皮为最多。  

植 被   

县境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原始森林茂密。西汉时县属西河郡,西晋时县属西河国。西晋《司马子正碑记》载有“西河旧处山林”。北魏时的《水经注》描写山西黄土丘陵区是“杂树交阴,云重烟接;翠柏烟峰,清泉灌顶"。县内仙童山500亩天然柏树林中今存的两株巨柏,胸围各皆5米以外,树龄千年以上。宋靖康元年(1 126)金兀术入境中原,乱兵放火焚烧,山西西部沿黄河一带森林沦为烟海。南宋嘉定六年(1213)蒙古族统兵南下,又放火焚烧,山西西部的原始森林遭到致命的摧残。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放火烧毁幸存的元昌山天然林。再加上人口繁衍,不断毁林毁草种田,林草覆盖面积愈来愈少。解放后虽大力植树造林,但县境内仍是林稀草少。现有的自然植被因地形差异而有所不同。 

海拔l 25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 植被区域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部的李家湾、东窳、成家庄、刘家山等乡镇。自然植被有松柏林、次生杨树、酸柳、黄刺玫、黄背等。植被面积仅有3 400余亩,木材蓄积量很少。近年来在坡度较缓的山坡上人工营林植树;在农耕地上主要种植谷子、马铃薯、莜麦、豆类等作物。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 此类植被范围大,覆盖面广,几乎遍及全县。本区多为农耕地,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自然植被仅残存于少数沟坡下脚和荒山荒坡上。草本植被有艾、蒿、狗尾草、苦菜、羊草、地榆、苔草、甘草、黄背和铁杆蒿等。在沟坡下湿处有苦马兰、野生大豆、白苇、马兰、野艾等。在悬崖和陡壁上则有单枝麻黄、酸枣、锦鸡儿、枸杞、臭椿及文冠果等为数稀疏的乔灌木植被类型。全县近10万亩人工林、0.5万亩果园和0.2万亩牧草主要分布在本区。人工林以刺槐为主,红枣林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几个乡镇境内。 

川谷地区植被 本区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海拔较低,人口密度大,居民点集中,土壤肥沃,是本县良好的农业耕种区。残存的自然植被仅散见于河畔、渠侧、路旁和地堰。草旬植被主要有青蒿、披碱草、碱蓬、芦苇、灰菜、稗草、苦菜、铁线莲、马齿苋、田旋花、苍耳、野生大豆等。另有人工栽种的杨、柳、榆、槐等乔木树种分布于村旁、路边、田畔等处。 

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