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民间灯火活动有花灯、孔明灯、旺火、焰火、转九曲等。
花 灯 俗称“灯笼”,多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展观。届时每家各户将灯笼悬挂门首,有的木框蒙纸糊绢,有的铁丝扎架蒙纸蒙布,也有的木框镶嵌玻璃。不论何种框架,做工力求精致。其造型有宫灯,也有瓜果鸟兽虫鱼等各种形态的花灯。灯笼绢面(或纸面)往往写有“吉星高照"等吉祥语或谜语。80年代以来,县城年年举行元宵灯展和猜灯谜活动。机关、厂矿、学校纷纷献灯,沿街悬挂。有的灯笼以机械、电子作动力,结构精工,变幻奇妙。
转九曲 “转九曲”是“柳林盘子会”中又一项别具特色的祈福祭祀活动,相传起源于“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布下的“九曲黄河阵”,后来在道场活动中,用灯盏相连象征黄河,根据太极易理,用设计了类似于道教“九宫八卦图”的“九曲黄河灯阵”。阵图呈正方形,由九个蜿蜒曲折而又相连相通的“小曲阵”围成,阵内设横竖各19排、共361根木杆,每根木杆上安放一盏“麻油彩纸灯”(今改用电灯),象征一年365周天。盏外围以彩纸彩绢,以正中一支为核心,横竖左右皆为九数连掇为九九方阵,远视灿如繁星,近看曲折迷离。转“九曲”时,人们从“春门”进到“冬门”出,中间历经一年二十四节气,转一趟“九曲”,据说就能求得五谷丰登、满年通顺、吉祥如意。
焰 火 焰火为柳林民间传统游艺活动。解放前城乡均有流布,其技艺代有传人。新中国建立后,柳林镇居民于元宵节曾组织过几次焰火晚会,因造价高昂,燃放时间不到lO分钟。1965年元宵节,柳林镇居民在南坪组织燃放焰火,因观众甚多,踩死踩伤3人。建县后的1976年和1990年元宵节,县人民政府分别在人民体育场和柳青大桥上举行过两次规模较大的焰火晚会。一弹冲天,五彩腾空。缤纷灿烂,照耀全城。人流拥观,欢呼声不绝于耳。
旺 火 除夕之夜,城乡居民家家院里用炭块垒旺火,意在驱邪,象征兴旺。元宵节城川居民分片供“天官"(俗称搭盘子),神龛之前所垒旺火高达2米余,历时三天。届时盘子会上灯火灿烂,旺火冲天,纠首轮流当班,爆竹声彻夜不息。
孔明灯 本县北山一带60年代盛行升放孔明灯活动。其灯以6张全幅白色连细纸糊成一正方形灯笼。上下四周密封,唯下方中间开小孔,用细铁丝拧成灯芯,棉花团作捻,浸以麻油、柴油。灯捻燃烧,吸引空气冲入,催动灯笼缓缓升空,初如巨盘之大,渐次变小如斗、如星。其色由红而黄而白,最后溶入天际,观者无不欢呼喝采。现代人把孔明灯又称许愿灯,多作为祈福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