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的元宵节活动独具特色,当地群众围绕一个叫“盘子”的特殊物品,举行一系列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一活动被称为“柳林盘子”,由于它集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于一体,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浓缩的庙宇艺术”。

  “柳林盘子”活动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二、三开始,到正月十五达到高潮,搭盘子是“柳林盘子”活动的开场戏,盘子活动的组织一般是由群众自发形成,组织实施的成员叫纠首,主要由区域内的男户主轮流出任,纠首的多少视区域的大小和活动的规模大小而定,少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纠首中还有一个领头的叫“主人家”,主人家的产生一般是从轮到的这班纠首中推选。

  按理说,搭盘子的事是主人家和纠首的事,但一些热心和虔诚的大人、小孩也自发地打起了下手。“柳林盘子”在当地叫法不一,有的叫“搭神棚”,有的叫“天官会会”、“小子会会”,那么这些形似庙宇又可拆可移的祭祀神龛为什么被称作“盘子”呢?从地理位置看,柳林东依吕梁山,西邻黄河,交通便利,素有秦晋门户之称,明清时期,黄河岸边设军渡,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这里,形成了特有的商业文化,并发展成为商业重镇。

  每到逢年过节,人们将对来年生意兴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以盘子祭祀的形式得以寄托,从盘子上“天官赐福”、“麒麟送子”的神话故事彩绘和雕刻不难发现这一历史痕迹。一般来说,一个盘子都是由一个区域内的居民们共同出钱制作的,每年的活动经费也是由这个区域内的人们共同负担,活动的经费大多是凭心而为,但人们都是争着抢着多出钱。

  搭盘子是件苦差事,所花费时间的长短依据盘子的大小和构件而定,少则三两个时辰、多则三两天,从盘子的结构来看,分为木制和铁制,还有的为几种材料混合构筑,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一般要将其分为近200个组件,安装、套插自如也便于保存。柳林县闫家圪台村民更是别出心裁,为了更加方便搬运,延长使用寿命,还为盘子安装了移动轨道,建造了房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柳林盘子大都分布在县城周边十公里左右的城乡周围,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盘子200多个,现存最古老的盘子在距县城两公里的穆村镇沙曲村,据考证,大概出自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随几经战乱后运动,但盘子仍然保存完好。

  盘子是一件要求更细、更精的艺术品,从造型上看可谓是千变万化,有的多层多面,庭台楼榭、飞檐斗拱、栩栩如生,有的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让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动起来,让人看了妙不可言,有的楼台人还可以上去观看,无论木雕、绘画这些都出自当地民间文化艺人之手。穆村镇的王兴地现年90岁,从30岁至今,近60年来共制作盘子20多个,手把手教出的徒弟有20来个,由于收入微薄不能养家糊口,大多改行或另谋出路。

  尽管从事盘子制作的艺人越来越少,但并没有影响人们对盘子活动的热衷,盘子作为一种祭祀活动,人们供奉最多的是面塑,供奉中主要包括有枣山、面猪、面鱼、面羊,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枣囤囤,婆娘偷枣囤囤求子是当地盘子风俗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关于面塑三牲、枣山、枣囤囤的制作也是十分考究的,面鸡是供品中最小的面塑,在当地的风俗中,面鸡的制作必须由刚结婚的年轻媳妇们来完成,而且在制作期间,不能与丈夫同房,以示净身,这样做出来的面鸡才有灵性。过去,面塑供品都是各家各户自己蒸一份,而如今人们为了省事,这一工作都委托给了专门做面塑的手工作坊来完成,在县城明清街周边仅有两家这样的手工作坊,63岁的吴俊兰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面塑能手,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面塑比赛并获奖,吴老太太心眼儿活,她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与儿媳共同办起了面塑作坊,收入倒也可观。

  除了基本的面塑外,区域内的每家每户都要再蒸一份,到了正月十四子夜时分,送到盘子上去供奉,人们把这一祭祀行为称之为“点头香”,为了来年图个大吉大利,好多人提前就来到盘子前排队等候。围绕盘子的活动也很多,有旺火、赏灯、扭秧歌、转九曲、弹唱等,柳林盘子的活动持续时间很长,一般从农历正月十二、三开始,十七、八暂停,二十五再闹,有的要过了二月二。

  盘子作为柳林县特有的一种民俗性载体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有着突出的民族性和民众性,日前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柳林盘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制作艺人匮乏、研究和创新滞后的困境,当地政府已及时制定了保护计划对其进行全方位保护,使这一集节日庆典、工艺美术等多种内涵为一体的民俗真正成为柳林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