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俊,字见三,号柳庵(清代人,生卒年无考)。刘家山乡刘家山村人。父亲早逝,幼年时在其兄刘子英(进士,吏部任职)的严历督责下,一边躬耕,一边利用耕作之余奋力读书。子俊性格温和,待人彬彬有礼,不喜官场角逐名利,热爱村野清淡闲适的田园生活。他学识渊富,谨慎谦虚,曾中同治元年(1862)恩科第二名举人。
同治壬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应本州士绅、学子请,刘子俊在离石城西二十里乌崖山安国寺设立书院,讲学育人,以儒家封建道德栽培教化后辈。在寺中自供俭朴,课余游览山寺风光,感物怀古颇多佳句。著诗文《安国寺各景诗并序》传於世。
光绪六年(1880)八月,永宁州知州姚启瑞奉上司宪令纂修《永宁州志》。子俊与桐城宿儒方渊如同时受聘任编修职,参酌旧志,补遗救缺,笔秉春秋,意寓褒贬。历时一年,於光绪七年(1881)五月成书。
刘子俊一生仰慕晋陶渊明之节操,经常以陶的田园诗自况自乐,乐而忘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