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林业局党组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增绿、提质、防灾、创新”的总体思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走科学、生态、节俭绿化发展之路,全面推行林长制,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和县分解的各项目标任务。
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造林绿化工作稳步推进
全面完成市下达我县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森林植被恢复造林0.09万亩,退化林分修复2.6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护7.5万亩,林下经济培育6万亩,义务植树、四旁植树104万株,育苗0.3万亩。坚持不懈,持续推进,为实现我县森林覆盖率增长目标奠定基础。
(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有序开展
县政府出台《柳林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22年度工作方案》(柳政办发〔2022〕37号),部门协作,合力推进,针对尚未达标的13项指标,逐项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同时积极开展生态宣传活动,利用3.12植树节、4月1日爱鸟周、6月16日安全日、11月10日义务植树现场会等,开展创建森林城市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
(三)全面推行林长制常态化开展
把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林长制作为实现我县林草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创新构建林长制组织、制度、责任“三大体系”,加快县域生态治理保护。构建林长制组织体系,全县共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250名,其中县级总林长2名,县级林长6名,乡(镇)级林长30名,乡(镇)级副林长15名,村级林长197名,构建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草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建立林长制制度体系。县林长制办公室印发“一个方案六项制度”,同时深入乡镇积极开展乡(镇)村两级林长培训,使各级林长知责、履责、尽责。建立林长制责任体系。责任区域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214块,其中县级公示牌2块,乡(镇)级公示牌15块,村级公示牌197块。
(四)经济林提质增效
2022年经济林提质增效任务5万亩,其中核桃林3万亩、红枣林2万亩。安排在全县15个乡镇实施,通过招标,分别由
25个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主要实施内容为核桃树、红枣树秋冬修剪和树穴深翻,12月底前可按作业设计完成全部,待验收。
(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以加强预测预报为重点,分别在全县设立三个监测点,每个乡镇确定一名护林员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及时监测辖区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截止目前,未发生重大森林病虫害。在高家沟乡、孟门镇、贾家垣乡三个乡镇实施7000亩红枣病虫害防治示范区,有效防治示范区内绿盲蝽、枣粘虫、桃小食心虫、枣锈病发生,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5‰以下。
(六)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县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实施意见》(柳政办发【2022】5号),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制,落实属地责任、包联责任和直接责任,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责任制。一是强化隐患排查,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实行县干部包乡镇、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林农个户和护林员包山头、包地块、包坟头的“四级包保”责任制,每村配备一名民警坚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二是强化宣传教育,清明节期间倡导文明祭祀,发放鲜菊花14万支,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启用“防火码”34处,对进出山人员进行严格管控,实现管理全链条、火因可追溯;三是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的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升扑火技能和应急避险能力;四是强化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面做好预案、队伍、物资等应急准备工作。
(七)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强化森林督查。加大森林督查查处整改力度,2013—2021年森林督查违法图斑全部查处整改到位。2022年疑似违法林地图斑174个,草地图斑监测187个,已全部完成自查,所涉非法使用林地案件正在处理中。
严格林业行政执法。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2022年办结林业行政案件33宗,处罚违法主体33个,收回林地面积13.6669公顷,罚没金额36.8189万元,收到良好的效果。
外来物种入侵普查。全面完成了森林草原湿地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普查程合计454.65公里,普查路线13条,覆盖全县15个乡镇,通过普查,发现外来入侵物种五种:曼陀罗、反枝苋、圆叶牵牛、小蓬草、火炬树,为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八)禁牧促进林牧协调发展
县政府印发《柳林县实施禁牧促进林牧协调发展工作方案》(柳政办发〔2022〕57号),县级总林长签发《关于实施禁牧促进林牧协调发展的令》(柳林县总林长令2022年第1号),林业局加大禁牧工作宣传力度:一是从10月21日开始,县电视台每晚新闻前后连续播出1号林长令;二是全县主要交通沿线书写禁牧标语60条;三是与各乡镇签订《禁牧委托书》,由乡镇执法队负责,全面开展禁止野外放牧;四是深入乡镇开展村级林长、护林员培训;五是各乡镇组建15支禁牧执法队伍,截止11月底,各村级林长与放牧户签订《限期出售和圈养通知书》1850份,出售山羊2462只。
(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我县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共19.36万亩,今年涉及农户10597人,面积59040.22亩,兑现资金共2361万元,退耕农户人均增收2992元。我县共有森林管护员327名,涉及贫困户196名,年平均工资8880元,今年共发放贫困护林员工资174.048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造林绿化空间有限,市政府提出的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目标任务艰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硬性指标存在短板。
二是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薄弱,林区森林防火道路、防火隔离带建设滞后,森林防火工作任重道远。
三是造林保存率低。柳林属半干旱区,降雨量少,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再加上多年来牧放养殖陋习,毁林现象随处可见,尤其对新造林地成活率、未成林造林地保存率影响极大,舍饲圈养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更需要多部门的合力协作。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行林长制。以推行林长制为总抓手,加快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统筹森林、湿地、草原生态要素,将治山与治水、治沟与治坡、治河与治林有机结合,科学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科学增绿。
(二)全面开展补植补造。对2017年以来实施的所有在建工程逐小班、逐地块进行“回头看”,保存率低于不合格的小班,全部按照作业设计及合同要求进行补植补造。同时加大对新造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护力度,明确经营管护主体,落实管护措施,完善责任追究办法,将政策补助和管护成效挂钩,真正实现责、权、利相统一。进一步加大新造林地封育力度,全面落实“先造后封、造后必封”要求,对新造林地进行封山育林。
(三)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一是持续开展森林督查工作,严格按照“案件查处、林地回收、追责问责”三个到位原则,加大违法占用林地案件查处整改力度;二是全面完成外来物种入侵普查工作;三是科学编制《柳林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四是科学编制《柳林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与国土三调数据融合,结合造林绿化空间评估成果,合理编制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五是做好林地变更调查工作;六是继续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七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八是持续开展禁牧促进林牧协调发展。
(四)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国营林场至后山森林防火通道,硬化成家庄镇张家庄森林管护站周边森林防火通道,新建李家湾乡元昌山森林管护站,配套建设瞭望塔和林火视频系统,与国营林场、龙门垣森林管护站呼应,所辖林区范围内实现管护全覆盖。
(五)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积极申报并争取2023年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结合,统筹规划实施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干果经济林提增效、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种苗基地建设等项目,为实现市政府森林覆盖率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