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柳林县教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党建统领、五转一新”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净化教育生态,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扎实开展校长考核,大力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全面加强教科系统党的建设
1、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柳林县委教育工委,组建了教工委班子,全部理顺乡镇中心校支部和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隶属关系,目前教育工委下辖38个支部,共有党员986名。坚持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教科系统各项工作,特别是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和支部规范化建设,对班子不健全的支部进行及时充实,对没有支部的学校和幼儿园委派了党建指导员,教科系统党建工作步入规范化工作轨道。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继续推行“双培养”机制,从5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中推选5名优秀教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将政治学习与 “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及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与柳林教育问题相结合,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赵书记、刘县长教师节重要讲话作为必学内容,定时间、分专题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共开展系统内部集中学习42批次,将学习整改抓到细处、做到深处,落到实处。以课堂主阵地建设为抓手,开展了“校园安全(法治)”思政公开课评选活动,启动实施柳林县阅读新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3、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净化教育生态。围绕巡察组6方面的反馈意见和巡察办移交的24个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梳理,分类研究,扎实整改。先后对7名学校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约谈。同时,针对社会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教师专业技术称号的规范整顿方案》、《关于柳林县加强中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全县教科系统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顿方案》,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整顿。在抓好整改整顿的同时,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校长(园长)学校治理责任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不断强化决策、执行、落实、监管和问责“一条龙”、闭合式的制度体系建设。
(二)全力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重要防控时期,县教科局积极响应上级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多措并举做实教科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暴发时及时成立“教科系统疫情防控一级响应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教科系统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应急预案》《教科系统学校家属楼管控方案》《柳林县教科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开学工作预案》等一系列文件,对疫情防控工作及复学复课各项准备工作作出部署。在疫情防控重要时期,充分发动各学校想方设法采购防控物资,共购置一次性口罩5万个,酒精2500升,84消毒液5000升,红外线体温测试仪68个,消毒泡腾片50瓶,防护服39套。在延迟开学期间,各学校认真组织“空中课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资源录制教学视频,并通过钉钉平台开展在线授课、作业批阅等教学任务,开课学校数136所,参与学生数47699人。各学校认真落实“一案九制”,全力开展疫情防控,有序组织复学复课,实现了新冠肺炎“零案例”。
(三)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
1、切实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之“义务教育有保障”,通过建立与属地派出所定期对接和与乡镇扶贫办定期对接的双对接机制,层层压实控辍保学责任。逐步提升柳林县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让无法正常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享有更专业的学校教育。按照“一人一案”、精准施策要求,规范送教上门服务制度。确保适龄儿童无一失学。
2、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2020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338人次,下拨资金989万元。112所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其中免费就餐学校44所,下拨资金1167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6316人,贷款金额4100余万元。在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方面做到了“应助尽助”。
3、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动员全县教师在贫困村定点消费,采购石西马家山村西瓜近40万斤,价值55万余元,采购三交堡则则村红枣76000斤,价值38万元。另外,定点采购本地粉条6500斤,价值近5万元。充分发挥教科系统“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有力助推全县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四)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不断优化学校布局。按照“大县城、小集镇、中心村”的发展思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鼓励中学向县城聚集、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柳林县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实施方案》,今年撤并农村学校10所,柳林县上海实验初中破土动工。二是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根据吕梁市人民政府《2020年全市教育重点工作任务书》要求,结合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实际情况,2020年我县规划了5所寄宿制学校改建任务和5所薄弱学校校舍改造提升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三是推进“薄弱学校”能力提升工程。为52所百人以上的学校配备阅读资源系统一套(共享)、阅读机54套,同步课堂48套、会议终端9套、智慧黑板配置100套。四是做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2020年利用上级补助资金对20所中小学校的校舍进行了维修整治,投入资金450.91万元,目前所涉学校维修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
2、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今年完成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任务和1所普惠性幼儿园验收认定。利用上级补助资金对13所幼儿园进行了改扩建和设备购置,投入资金170万元,目前所涉幼儿园改扩建和设备购置任务已全部完成。按照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思路,成立柳林县上海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采取“九统一”的管理模式,实行“总园长负责制”和“园长管理责任制”,逐步引入上海教育先进理念和成功办学实践,打造柳林县学前教育新名片。
3、全力推开普通高中绩效工资改革。积极引进河北正定中学、石家庄一中、山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县政府为三所高中注入350万绩效工资增量,全面推开绩效工资改革。2020年,全县高考达线1265人,清华大学连续2年榜上有名。
4、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活力。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围绕市委大培训战略,全面深化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今年9月-12月份,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与柳林县职业高中联合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以幼师、种植、护林、康养、煤化工等方面为重点,共培训6批次550人,为柳林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和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
5、积极推进特教事业发展。全面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7-2020年)》,创办了柳林县特殊教育学校,为无法正常随班就读的18名残疾儿童提供了专门的就学场所。并按照“一人一案”、精准施策要求,规范了送教上门服务制度,送教上门103人,全县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安置率达96.77%。
6、全面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出台《柳林县教科局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坚持公民办学校一视同仁、公平发展等原则,全县适龄儿童少年统一通过“柳林县2020年义务教育入学信息服务平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入学信息的登记和报名。出台了《柳林县教科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从规范党组织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安全责任、规范法人治理、规范招生行为、规范收费行为、规范教师管理、规范财务运行等方面对全县所有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进行了全面整顿。今年年检不合格民办学校1所,民办幼儿园量化考核不合格3所、校外培训机构评定不合格2所。
(五)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
1、全面推行校长考核。出台了《中小学校长(中心校校长)学年度考核办法》,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校长考核评价体系和岗位津贴制度。今年7月,通过第三方专业团队,对68所学校分4个学段7个组项分层分类考核排序,评出优秀校长10名,良好校长28名,合格校长30名。考核优秀的10名校长给予2倍(2万)绩效工资奖励,考核良好的28名校长给予1倍(1万)绩效工资奖励。教师节对考核优秀校长又给予5元重奖,有效激发了校长队伍活力,为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2、全面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在全县全面推行教师绩效全员考核和绩效工资改革,特别是率先在柳林县上海实验小学和3所普通高中实行绩效工资增量制改革,在学校统筹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基础上注入绩效增量,按工作量和工作实绩重新考核分配,更有效地体现岗位工作量和岗位工作绩效,使优秀教师的收入大幅提高,从根本上扭转“干和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顿活动,制定《关于加强全县教科系统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顿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常态化进行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坚决查处。2020年对师德失范教师处分8人,其中开除党籍1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记过2人、党内警1告人,行政警告3人。
4、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今年教师节,县委县政府隆重表彰了对6所“家乡好学校”、109名“家乡好教师”、10名“师德标兵”、10名“模范班主任”、10名“优秀校长”、表彰资助资金达222.2万元,极大鼓舞了广大教师和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引进优秀教育人才近百人,招聘特岗教师40人,全面优化师资队伍。今年我县“特岗计划”工作,入选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典型案例。
(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家乡好学校”建设项目共计培训指导项目团队人员、教师、管理者3340余人次,“家乡好教师”项目共计培训家乡好教师参训人员600余人次,“高中特色化发展”项目共计培训管理者、教师、学生304人次。“幼儿园能力提升”项目开展本地环创主题培训,培训人员100余人次。33所家乡好学校、350名家乡好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2、有序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关于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把“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等协同推进。对校长、教师定岗定责,强化绩效考核评价功能,充分调动校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盘活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城乡差距,促进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着力构建大教研网络。成立学科工作室28个,明确“十个一”工作要求,完善县、乡、校三级教研队伍,以城区中小学为龙头搭建学区联合体6个,全力构建横向到科、纵向到校、区域协作的大教研网络体系,全面加强全县学科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围绕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组建班主任工作室;围绕提升师生核心素养,组建阅读工作室,全面推动柳林教育高质量发展。
(七)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运用转化能力
紧扣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要求,在省市科技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全年完成金恒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吕梁市钙基绿色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微气泡强化碳化法制备功能性纳米碳酸钙”以及天王农产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食药同源黄芪党参杂粮红枣饼食品开发”等2家企业3个项目的申报。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柳林县靖德供热设备有限公司已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继续实施“三区科技人才培训计划”,今年以来,分别在柳林县垣银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和龙门垣垣旺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旱垣地谷子核桃提质增效丰产栽培技术培训指导,共举办各类培训会6场(次), 培训农民 400 多人(次),引进并推广核桃新品种2个,国家一级优质米谷子新品种3个。
(八)全面提升校园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一是层层压实责任,实行局直单位人员包校工作制度,由局领导包片,局机关和局直单位共108人包乡包校,确立了局、片、校三级安全监管体系,明确包校组“三零两无”包校职责;二是开展安全检查,春季和秋季学期开学初进行了两次全县性大检查,查出各类安全隐患395条,并进行了一一整改;三是建设法治校园,出台了《创建法治校园保障师生安全活动的实施意见》,为19所城区学校和15个乡镇中心校配齐了兼职法治副校长,开展了宪法宣传周活动,建设了柳林县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鑫飞小学);四是加大安全基础设施投入,6所城区中小学实施“雪亮工程”,26所初高中学校安装人脸抓拍与车辆识别系统,19所城区学校安装一键报警系统19套、硬隔离防撞柱共138根,为全县保安购置防刺背心、手套、钢叉、执法记录仪等共2000余件;五是充实安保人防队伍,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为全县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359名。督促民办学校、幼儿园配备保安64名。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主体责任没有压实
虽然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但是对工作安排跟踪检查不够,对工作失职失责的人和事问责不及时处理不严肃,存在一定的“老好人”思想,没有将责任层层分解和传递下去。
2、师德师风有待加强
一是部分学校管理刚性不强。没有将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的融入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全部过程中,师德师风建设游离于学校常规管理和考核评价系统之外,说的多,做的少,没有落细、落实。
二是行业风气还需扭转,一些部门和学校在职称评审、招生分班、招标验收等方面存在不正之风,个别教师不思主业,不谋进取,无病呻吟,小病大养,想方设法脱离一线。
三是焦点问题依然突出,如城区学校教师乱发资料、违规补课不在少数。小规模学校,师生比失调,教师工作量严重不足,存在兼职取酬或经商营利现象。
3、安全治理还有漏洞
一是校长队伍整体老化,治理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得过且过思想严重,对安全工作满足于上传下达,习惯于当甩手掌柜,敷衍于“交差”思想。
二是家校共建安全体系不健全,对家委会疏于管理、缺少培训,未将安全教育和培训延伸至学生家庭,致使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淡薄。
三是联防联治合力不强,对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主动性不强,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不紧密,沟通不及时,联防联治工作推动相对滞后,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定时、定点、定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四是安全基础仍然薄弱,学校视频监控系统、一键报警系统、硬质隔离防撞系统等还需进一步添置,初步摸排还有15所学校、26栋建筑属于年代较长的楼板房和窑洞教室,需要进行鉴定,排除学校安全隐患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起步之年。
一、按照“党建统领”工作思路,县教育工委进一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和思政课建设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制度建设,全力提升教育行业管理水平。
二、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鼓励中学向县城聚集、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的决策部署,坚持“大县城、小集镇、中心村”工作思路。
1、年内撤并农村小学10所:薛村镇焉头小学并入军渡九年一贯制学校;贾家垣乡柿则垣小学并入泰山殿学校;金家庄乡中心小学并入金家庄中学;庄上镇西沟小学并入庄上九年一贯制学校;成家庄镇张家塔小学并入三官庙寄宿制学校;石西乡石西小学并入石西九年一贯制学校;孟门镇罗家坡小学、柳家庄小学并入吉家塔小学;王家沟乡兴隆湾小学并入王家沟九年一贯制学校;三交镇高家焉小学并入志丹小学。城区规划建设2轨制屈家沟小学、4轨制薛家湾小学、2轨制龙门会小学、恢复改扩建上青龙小学。
2、积极配合上海实验初中建设,及早谋划组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团队,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团队培训计划和托管模式。完成2所农村初中撤并工作(苇园沟中学并入三交中学,军渡中学并入高红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柳林二中老旧小区拆除改扩建方案或重新选址意见。
3、积极推动联盛教育园区启动工作,按照普职融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科学规划高中布局,积极探索办学模式,逐步建成教育高质量发展龙头学校。
三、全力消除校舍安全隐患。集中对全县16所学校的26栋34000余平方米建筑物进行安全等级鉴定和拆除改扩建任务。争取完成柳林一小搬迁工作,多方筹资立项推进城区一小、二小、青龙示范等学校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程。
预计投资8000余万元,新建6轨制成家庄镇寄宿制学校,建筑面积21000平米;预计投资200万——改扩建寄宿制学校2所(龙花垣学校、石西中学)。
预计投资300万元,新建庄上镇中心幼儿园;预计投资100万元,改扩建金家庄幼儿园。
四、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使项目与学科工作室有机融合,充分发挥33所家乡好学校、350名家乡好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全力创优上海实验小学办学环境,瞄准高中育人模式的转变,科学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并积极选择试点校推广。
着力构建大教研网络。成立学科工作室28个,明确“十个一”工作要求,以城区中小学为龙头组建学区联合体6个,全力构建横向到科、纵向到校、区域协作的大教研网络体系。围绕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组建班主任工作室;围绕提升师生核心素养,组建阅读工作室,全面推动柳林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全面推进“县管校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以学段落实教师岗位设置工作,推动校长教师有序流动,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六、全面深化绩效工资改革,在全系统启用钉钉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考勤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启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年度统一考核管理工作,考核结果和职务升降、岗位晋级挂钩。构建奖优罚劣、优胜劣汰考核评价机制。
七、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以校长履职考核为抓手,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强对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业务管理,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全面净化教育生态。
八、深化校园内外环境联防联治建设,健全教育系统安全治理体系和制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展机制,织牢织密安全监管网络。开展第二届校园安全(法治)思政公开课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九、实施柳林县阅读新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书香校园,为推动书香柳林营造氛围夯实基础。
十、大力扶持科技项目,完成1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支持金恒公司申报省级中试基地、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和山西省重点工程技术中心。针对柳林产业企业实际,对接科研院校院所,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提升当地科技成果转化运用能力。
柳林县教育科技局
2020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