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按照省、市、县安委会工作要求,镇安委会梳理了《三交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5年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清单》,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三交镇人民政府
2025年5月13日
三交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5年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清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全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消减重大风险、重大事故隐患。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深化各类专项整治,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1.镇党委政府、村支部(村委会)、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三交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一2026年)要求,对应成立专项行动领导组,统筹做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组织推动,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情况汇报,解决本质安全突出问题,制定有效措施。
2.镇党委政府、村支部(村委会)、各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纳入学习宣传工作重点,纳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村支部理论专题学习和研讨内容,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研讨;纳入镇党校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镇村两级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一次专题培训。
3.分级分批组织镇村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开展轮训学习并登记在册,镇安监站结合巡查、督查或考核牵头对学习成效进行随机抽考。
4.深刻吸取离石区永聚煤业“11·16”重大火灾事故教训,镇党委、村党支部、各监管部门、辖区所有企业都要召开专题会议,对照事故调查报告查找思想理念、责任落实、监管执法、基础提升、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应急救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切实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本质水平。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舆情应对机制,加强舆论引导。
二、强化安全宣贯,完善体制建设
1.抓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这一“关键少数”,配合做好国家有关部门会同中央党校集中开展的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固化完善“中央党校主课堂+各地区分课堂”同步的模式,推动相关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全覆盖。
2.严格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准入机制及不符合安全条件要求的退出机制、特种作业人员、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和职工先培训后上岗等制度,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应急演练。按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基本条件》(AQ8011-2023)要求,进一步提升培训机构能力水平。
3.结合安全生产月、“6·16”安全生产咨询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各类安全生产宣贯活动及日常监管执法、入企帮扶等,组织开展新制(修)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规范和定级标准宣贯活动,制定并落激励政策,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常态化组织开展国家有关部委制修订完善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活动,制定“一行业一清单”。推动安全生产“五进”活动,持续深化公路建设“平安工程”、“平安农机”、“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等创建工作。
三、开展隐患清零,厘清监管职责
1.建立完善各类发展规划的安全风险评估会商机制,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强化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管控。消除2024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健全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落实分行业重大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机制。
2.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建立安全生产办实事、解难题清单,优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内容。
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按照《三交镇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实施细则》。认真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建立健全并落实重点行业实施全链条安全监管的责任体系,及时厘清新产业新业态和职能交叉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职责分工,聚焦职能交叉和新产业新业态行业领域的监管空白的情况,及时厘清职责,消除监管盲区漏洞。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基层治理
1.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开展经营性自建房、住人的老旧住房、小型生产经营场所等安装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开展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2.进一步健全落实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举报制度机制,完善基层应急管理和消防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能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