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镇直各部门单位:
为切实做好2024年度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侧》《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省、市、县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特编制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能力和防治水平。
进一步完善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易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全覆盖,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专群结合,群测群防:谁引发,谁治理;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三、全镇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一)金家庄镇地处吕梁山区西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80%地形陡峻,河流切割深度大,地质条件复杂,渐变性和突发性地质灾害较为频繁,近几年地质灾害类型明显增加,分布面积不断扩大,给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地质灾害问题已成为影响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
根据《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柳林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危害程度等,将金家庄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
1.高易发区
前庄上村滑坡、崩塌、地面塔陷高易发区
本区位于金家庄镇前庄上村禄聚峁(金庄交界)
2.中易发区
金家庄村南辛安隧道滑坡、崩塌、 不稳定斜坡中易发区
3.低易发区
其余各村高陡边坡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
(一)科学部署防治工作
全镇要进行年度地质灾害趋势会商,研判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趋势,科学确定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时段与重点区域,制定年度防治方案。要结合降水趋势、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及地震等情况,定期组织趋势会商,分析预测灾情险情和重点防治方向,周密部署防治工作。
(二)认真做好排查监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全镇要加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力度,重点对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防治段进行排查;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对所有隐患点都要落实监测责任人、监测人,落实“六位一体”管理制度。对治理难度大、威胁人口多、暂时不能采取搬迁措施、目前仍处于缓慢变形或局部变形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到位导致地质灾害伤亡事故。
全镇要将地质灾害防灾监测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要明确具体责任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书,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村委协同、群众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格局和群测群防预警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强化高陡边坡隐患排查
全镇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专门排查队伍对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排查黄土区、交通干线、工矿施工区以及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人口聚集区,始终把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作为隐患排查的重点,坚决做到全覆盖、全方位、不留死角,查清安全风险,摸清隐患底数,圈定重点防范区。同时,要把山体边坡住房安全隐患作为重点,密切关注高陡边坡附近建筑物、居民区排水系统情况,防止将雨水直接排入地下及边坡中。对高陡边坡下部已经实施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的,原有住房必须全部拆除,防止“回流”和临时使用。对于切坡建房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治理或针对性的排危除险,切实消除隐患威胁。
(四)治理搬迁
强化政府的实施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资金使用,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要把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和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等结合起来,严格搬迁底线原则,做到搬迁一户减少 -户威胁、 搬迁一村减少一个隐患点,切实维护受威胁农民的利益,保护农户合法权益;同时要积极探索货币化补偿、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解决安置问题,想方设法推进治理搬迁工程进度。
(五)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
为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全镇要严格落实汛期值班、险情巡查、防灾督查、雨后报告、灾情速报等各项制度,建立畅通稳定的监测预报工作网络;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明确的监测预报预警信号、人员财产转移路线和应急抢险措施;要对各有关村委和各类矿山企业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防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各村委对所辖区域内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对辖区内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检查每月不少于两次,汛期要根据降雨量的具体情况适量加密检查,做到地质灾害隐患发现及时、险情监测准确、防灾措施得力。
(六)继续加大宣传培训演练力度
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结合“4. 22地球日”“5. 12全国防灾减灾日”第18个“安 全生产月”“6.25土地日” “10.13”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制作专题片、发放宣传传资料、播放公益广告、制作宣传刊版等方式,继续开展“进千村入万户”宣传活动,深入到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点,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到点宣传”,提高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要做好辖区内各有关村委和各类矿山企业负责人和所有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业务能力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应急反应能力,同时要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附近群众进行广泛的防灾知识宣传教育,确保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正常运行。
五、地质灾害预警及应急
要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区段,要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并予以公告。
要建立健全体系完备、运行正常有效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严格执行“三个报告制度”。一是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镇政府、应急局报告:二是部门和村民委员会接到报告要立即转报镇人民政府: 三是镇政府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县相关部门,组织并与村委派人赶赴现场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同时要按照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速报制度要求,及时向上级政府、应急部门报告。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要做到第一时间接到灾情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灾。地质灾害发生后,政府应立即启动本行政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力争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做好应急准备,落实值守值班制度,补充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地质灾害应急出动、巡查排查和监测防范车辆。在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村委要安排专人对高危隐患点进行驻点值守,强化临灾处置能力。在汛期“七下八上”重点时段,要邀请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和专业技术支撑单位驻镇进村,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技术服务。
六、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一)、镇政府将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站所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努力增强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居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工作。镇政府将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二)、各村委、各单位的一把手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为监测监控责任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三)、镇综合执法队负责全镇地质灾害的责任认定,做好“两卡”发放,群测群防网络建设,督促各村委对各隐患点的治理工作。
(四)、镇各相关部门要分别负责制定水利防汛设施、植被保护、水土保持、交通干线、矿山企业、城镇建设和工业民用建设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并组织实施。
(五)、各村委要加强防灾制度建设,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联系网络畅通运转,并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
(六)、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施工建设的主要要求,待工程建设竣工后必须组织有关部门验收,未验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城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金家庄镇人民政府
2024年6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