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乡直各单位:
现将《全乡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此件公开发布)
高家沟乡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10日
全乡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防范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按照中办、国办及国务院安委会、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和省、市、县安排部署,我乡从即日起决定在全乡范围内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简称“专项行动”),针对岁末年初安全风险特点,组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起底式排查整治,推动各有关方面严防死守、抓早抓小、源头防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防范冲击群众心理底线的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
现成立全乡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领导组。
组 长:王 政 乡党委书记
杨璞 乡政府乡长
常务副组长:李光宗 乡政府副乡长
副 组 长:王国政 乡政府人大主席
雷瑞生 主任科员
刘小梅 乡政府副乡长
王钦兵 乡政府副乡长
刘新勤 乡政府纪检书记
卫 恒 乡政府组织员
柳原龙 乡政府武装部长
白青山 乡党委委员
王思亭 副主任科员
刘 晖 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薛翠珍 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冯文杰 派出所所长
成 员: 各站所负责人、各村支书及主任。
乡领导组办公室设在乡综合执法队,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安全的副乡长李光宗兼任,负责统筹全乡专项行动,加强工作调度和跟踪督办,组织开展综合检查。
二、工作开展方式
专项行动自即日起至2025年3月底结束。
各村委、各站所要立即安排部署,组织开展自查自改、抽查检查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隐患抓好整改,做到动态清零。尤其是要对近5年典型和较大及以上事故、灾害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深入剖析原因,从体制机制、责任落实、制度措施、执法力量、科技赋能等方面查找存在的短板弱项和突出问题,结合今冬明春季节性特点、行业领域风险和省级“督检考”、国务院安委会考核巡查指出的问题隐患和举报线索等,制定针对性整改、整治措施并落实到位,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一)全面自查自改
各村委、站所要按照相关要求,结合本行业实际及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制定专项行动自查自改工作方案,对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一行业一清单”等,聚焦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全员安全责任制、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以及事故警示教育和防范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覆盖每个部位、环节、岗位。督促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的小微企业开展自查自改。
对专项行动期间自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要严格落实整改和管控责任措施,建立问题隐患台账,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清单管理、逐一销号。
(二)部门联合检查
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乡直各单位、各村委组织相关单位采取“联合检查”方式对监管的行业领域内的小微企业开展全覆盖排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发现的问题隐患要跟踪整改,闭环销号。
(三)聚焦重点检查
乡直各单位、各村委要根据我乡实际,重点针对地质灾害、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及消防安全进行检查,特别是自然灾害易发的部位、环节,指导解决深层次、系统性、根本性问题隐患。
三、工作要求
(一)扣紧压实责任。乡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及时听取全乡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组织风险研判,对辖区内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心中有数、手中有招、肩上有责;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全面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各生产经营单位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影响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二)严肃执法问责。专项行动期间,乡直各单位、各村委对检查发现的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和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严格落实挂牌督办等措施;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依法关闭取缔;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对危险作业、非法盗采等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落实“行刑衔接”机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检查发现存在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整治整改走过场等突出问题的企业,要进行通报批评,并抄送其上级公司和纪检监察部门,视情提出整改和追责建议。
(三)强化值班值守。乡直各单位、各村委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事故。发生险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扎实做好现场指导工作。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安全生产等专业救援队伍时刻保持枕戈待旦应急状态,细化应急预案和救援力量部署,对重大工程、重大活动、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靠前驻防,加强应急演练和技术战术训练,落实装备、物资、通信等保障措施。提高政治敏感性,加强事故灾害舆情监测研判,发现舆论热点立刻核实、及时处置、主动回应,正确引导舆论,严防负面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