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111423LL00100/2022-62132
- 发文机关:成家庄镇
-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20日
- 发文字号:成政发〔2022〕44号
成家庄镇关于建立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和保障机制的通知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县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防止出现区域规模性停水断水或严重水质超标问题,亟需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动态监测工作。现制定我镇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和保障机制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找准我镇饮水安全短板不足,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全镇农村用上安全水、放心水,为全镇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最坚实的水利保障。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运行管理
1、明确主体,夯实责任。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政府主体责任、水利站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从资金筹措、运行管理、水源地保护、水质检测监测、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抓好细化落实,明确责任,压实责任。
2、加强巡查,及时维护。对巡查发现的工程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维修养护。
3、强化意识,有偿用水。强化水是商品的意识、提倡有偿用水,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19]210号)、山西省水利厅《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水农水[2019]204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推进我镇农村供水工程用水户全面缴费目标的如期实现。加强入户水表安装,足额收缴水费。提高水商品、节约用水和饮用安全水意识,按照政府定价、指导价和供用水双方协商定价,严格计量,足额收取水费。
4、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每年开展一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培训,总结管理经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加强动态监管
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和采煤沉陷区饮水情况的动态巡查,制定巡查报告制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和农户正常用水。
(三)创新工作机制
根据饮水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创新饮水安全工作机制,探索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服务机制、考核机制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良性、可持续运行。
三、组织领导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巩固脱贫成果“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筑牢“民生底线”至关重要的一环。要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做好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各项工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有力有序推进。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刻认识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农村供水成果作为我镇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作风建设,细化实化工作举措,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二)开展动态排查监测。镇水利站要会同各行政村抽调精锐力量,围绕脱贫村、供水薄弱地区、脱贫人口和供水易反复人群,以村为单元,进行全面排查和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群众经常反映停水断水的村、水质不好的工程、群众需要花钱拉水的地区。要依靠镇机关干部、村干部、管水员等力量,织密织牢监测排查网络,对供水条件差的村和农村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反复排查,立查立改。
(三)确保问题整改成效。镇水利站要督促各行政村逐一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做到边查边改,保持动态清零。对由于落实资金和工程实施需要一定周期的整改项目,要向涉及供水范围的农村群众耐心做好解释,采取拉水送水等应急供水方式妥善处置,确保群众饮用水基本需求。
(四)加强行业监管力度。镇政府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排查力度,并对上级批示、巡视和审计发现、媒体曝光的问题和群众举报的突出问题,要组织进行现场核查,督促镇水利站对各种渠道反映的问题进行全覆盖核查和“回头看”,并要举一反三,随机抽查,边查边改。
(五)依法依规严肃问责。镇纪委对脱贫地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状况监测排查不力、农村供水问题整改不彻底、工程管理不到位、漠视群众利益等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出现区域规模性停水断水或严重水质超标等突出问题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镇纪委将视问题严重程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追责问责,促进履职尽责。
成家庄镇人民政府
2022年6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